《孟子 · 寡人之于国也》的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是什么意思呢?寡人之于国也我们都很熟悉了,这可是语文课本中的必备内容,这是孟子对梁惠王的讽刺,指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,可以说是十分的犀利了,其中有一句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?
正确的解释应该是:“七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吃到肉”。
孟子有多处提到“五十岁该如何如何,七十岁该如何如何”,他认为衡量一个国家治理的标准是,看那些五十岁以上的人是不是能穿上保暖的厚衣服,七十岁以上的人能不能吃上肉。
比如在《孟子*尽心上》里就提到,“五十非帛不暖,七十非肉不饱”,他认为五十岁的人体质变弱,必须穿上帛才会温暖,七十岁的人则必须吃上肉才能吃饱。
换成现在的话说,就是,一个国家的治理,就看老年人的幸福度。——这是孟子的观点。
联系整段话,孟子主要就是在劝梁惠王不要“因战废时”,因为梁惠王好战,动不动就征用老百姓,干扰老百姓的农桑。老百姓该种桑的种桑,该养鸡猪狗的就养鸡猪狗,整个国家合理分配,秩序井然,就能达到“为王之道”了。
所以原文里说:“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矣”,岁主要指农时,王无罪岁意思就是,“梁惠王啊,你不要乱七八糟的打扰老百姓了,这样天底下的老百姓就都到你这里来了。”
实际上,这应该是孟子的“与民休息”的思想的一部分,我认为它应该更接近于道家。但很多人都去关心“仁”之类的东西了。
孟子提出的这个政策,对当时的魏国来讲,我觉得是直指痛处的,因为魏国在梁惠王手里已经开始衰败,接连打了几场败仗,太子还被抓了,国库也空虚。
国库空虚!国库空虚下,最好的对策,不就是与民休息吗?积极发展农桑,增强国力啊。
最后,孟子还巧妙地讽刺了梁惠王,说你不要乱怪老天爷啊,那些饿死的人并不是因为天时不对,今年收成不好之类的,而是全是因为你好战啊。
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由秦学团队整理编辑发布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!
原创推荐2019-05-30 14:35:12
原创推荐2019-05-30 14:32:41
小学资讯2019-05-30 14:01:46
原创推荐2019-05-30 11:29:31
高考资讯2019-05-30 11:02:13
原创推荐2019-05-29 17:01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