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田制是什么时候彻底废除的?废除井田制的标志是什么?井田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?这还要追溯到商朝的时候,而井田制的西周的时候就成了最重要的土地制度,但是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井田制也慢慢的在瓦解,在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中彻底瓦解,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了解一下。
井田制最早出现于商朝的时候,成熟于西周时期,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。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,即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使用,井田制开始逐渐瓦解。
井田制是以一个奴隶和庶民集体劳动为特点的,所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贵族为了榨取剩余劳动力,强迫奴隶和庶民开垦井田以外的空地,即私田。这些私田都是隐瞒不报的,而且随意买卖,区别于公田。
到了春秋时期,天下开始大乱,各诸侯国争霸会盟,每天都是相互之间的讨伐,这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的。于是鲁国率先开始进行税制改革,无论私田还是公田,一律按亩收税,这间接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,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。
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为相进行改革,其中对于土地的改革如下:“废井田,开阡陌,民得买卖”,这表明秦国承认土地私有制,秦国境内的井田制彻底瓦解。随着各个诸侯国进行土地方面的改革,到了春秋晚期战国初期,井田制彻底瓦解。
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由秦学团队整理编辑发布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!
原创推荐2019-05-30 14:35:12
原创推荐2019-05-30 14:32:41
小学资讯2019-05-30 14:01:46
原创推荐2019-05-30 11:29:31
高考资讯2019-05-30 11:02:13
原创推荐2019-05-29 17:01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