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诗歌鉴赏《丹阳送韦参军》真题及答案解析!诗歌鉴赏在语文考试中也是占有一定分值的,所以怎么样做好诗歌鉴赏的题目也是需要大家下功夫的,这在平时的积累是少不了的,一般的古诗词鉴赏都考查哪些知识点呢?阅读这篇《丹阳送韦参军》回答一下下面的问题!
阅读下面这首诗,按要求回答问题。(8分)
丹阳送韦参军
唐·严维
丹阳郭里送行舟,一别心知两地秋。
日晚江南望江北,寒鸦飞尽水悠悠。
【小题1】“一别心知两地秋”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,有什么表达效果。(4分)
【小题2】这首诗的结尾有什么特点?试分析。(4分)
答案
【小题1】“两地秋”使用了双关的手法。(1分)“秋”字,表面上写时令,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。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。(2分)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,以“心”上有“秋”说明“愁”。(1分)
【小题1】以景结诗。(1分)秋日黄昏,江面上寒鸦“飞尽”,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,给人以孤独、寂静、空虚的感触。(2分)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,表达了作者的悠悠情思,含蓄蕴藉,回味无穷。(1分)
解析
【小题1】本题考查“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”考点,能力层次为D,侧重“鉴赏评价”能力的考查。“表达技巧”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(字词一句子—段落一篇章),分别是修辞手法(比喻、比拟、夸张、借代等)、表达方式(记叙、说明、描写、抒情、议论,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)、表现手法(对比、衬托、象征、比兴等)、谋篇布局手法(开头、结尾、过渡、照应等)。
【小题1】本题考查“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”考点,能力层次为D,侧重“鉴赏评价”能力的考查。“表达技巧”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(字词一句子—段落一篇章),分别是修辞手法(比喻、比拟、夸张、借代等)、表达方式(记叙、说明、描写、抒情、议论,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)、表现手法(对比、衬托、象征、比兴等)、谋篇布局手法(开头、结尾、过渡、照应等)。
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由秦学团队整理编辑发布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!
原创推荐2019-05-30 14:35:12
原创推荐2019-05-30 14:32:41
小学资讯2019-05-30 14:01:46
原创推荐2019-05-30 11:29:31
高考资讯2019-05-30 11:02:13
原创推荐2019-05-29 17:01:16